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社會
闊步花開齊魯石榴紅的新征程 山東省大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
2023-02-26 07:59


近年來,山東各級民族工作部門完整準確全面把握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立足散居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實際,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營造濃厚氛圍,開展系列活動,積極接納各族群眾到山東求學、就業、生活,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為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健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保障


山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召開省委民族工作會議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出臺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強和改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等文件,建立省委統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的民族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省民族宗教委兼職委員制度。


把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開展城市民族工作“紅石榴”品牌創建行動,建立由12個省直部門參加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協調機制,同新疆、西藏、青海等民族八省區建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域協調機制,實現了輸出地與輸入地服務管理的無縫對接。


在全省開展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按照法治化、均等化等原則,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納入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范疇,進行統一謀劃、一體推進,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保障不斷健全,工作成效不斷顯現,青島市、煙臺市和濟南市歷下區先后被國家民委確定為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城市。


構筑各民族共建共享共樂的美好家園


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大行動”,包括基礎理論支撐、實踐基地培育、示范創建提升、互嵌發展示范、主題公園建設、公交專線開通、“三交”史料挖掘、文創作品征集、宣傳平臺搭建和傳統文化浸潤等內容,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實體化運作、具體化推進,成為山東民族工作的亮麗名片。


以“花開齊魯石榴紅 團結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組織開展全省第22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圍繞“民族團結第一課”、“推普周”活動、“紅石榴”采風和文創作品展示等,不斷提升宣傳月影響力和品牌力的同時,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充分發揮文化體育活動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全民健身運動中,組織舉辦全省毽球邀請賽、民族武術邀請賽,全面提升賽事和活動的多樣性,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


2022年9月,山東省成功舉辦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首次設計運動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組成省直部門代表團參賽,辦成了一屆主題鮮明、參與廣泛、組織有序的團結盛會,社會反響熱烈。同時,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主題文創作品征集活動,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具有中華文化底蘊、汲取各民族文化營養、融合現代文明的文創作品,充分激發各族群眾參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動力和熱情。


堅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民族團結,省民族宗教委與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加強戰略合作,啟動孔子學堂萬里行(齊魯民族行)公益項目,以孔子學堂為載體,全面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增進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選樹各民族相親相愛相助的模范典型


為更好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修訂出臺示范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企業等測評指標體系,組織開展第七批、第八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命名工作。2022年首次將“紅石榴”家庭、“紅石榴”崗位和省屬高校、省直部門、山東對口支援機構納入創建整體安排,擴大示范創建的精準性和覆蓋面。在全省選取2個市、11個縣(市、區)和4個鄉鎮(街道),全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創建,探索打造創建工作升級版。


著力在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上出實招、見實效,對全省463家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實施整體提升行動,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升創建工作,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不斷提質拓面。通過整體升級打造,讓示范區示范單位成為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典型。


先后命名1個省級、9個市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和2個省級、69個市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成82個主題公園、廣場,布設標語牌、展板、彩繪、立體景觀等各類宣傳點1200余個。開通376條“民族團結號”公交專線,在全省形成“流動的宣傳陣地、行走的服務窗口”。


按照黨建引領、宣傳教育、服務保障、文化交流、信息管理、溝通聯絡“六位一體”總體要求,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民族工作“紅石榴”品牌創建。命名首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紅石榴家庭”39家、“紅石榴崗位”36個,“紅石榴”品牌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將“紅石榴”品牌創建與解決各族群眾實際問題相結合,為各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積極創造條件。濟南市在九頂塔中華民族歡樂園布設“紅石榴”主題元素,青島市在西海岸新區打造山地特色的“紅石榴”主題公園,棗莊市在“萬畝榴園”打造石榴文化體驗基地,東營市制作發布“石榴仔”形象表情包,均取得良好成效。


搭建各民族互動互嵌互融的交流平臺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堅持“融”的理念、增進共同性為導向,將實施“三項計劃”作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和有力抓手,積極推動“三項計劃”在山東落地見效。


成立山東省實施“三項計劃”協調小組,負責統籌部署計劃實施,并召開省民族工作協調機制暨省民族宗教委兼職委員會議,研究制訂實施“三項計劃”具體措施和部門分工。綜合分析近年來吸納西部地區各民族就業創業、對口支援任務、工作開展基礎等因素,確定第一批實施“三項計劃”試點城市,精心打造5個國家層面試點示范項目。


在“三項計劃”具體落實中,突出“融”的導向,搭建山東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春平臺。通過學校結對,架設魯疆青少年交往“連心橋”。通過支教西部,譜寫民族團結青春之歌。同時,在省民族宗教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等專欄,及時宣傳工作動態。


聚焦“融”的實踐,以黨建為引領,構建互嵌式發展格局;以深度交融為動力,營造互嵌式發展氛圍;以產業振興為抓手,推進互嵌式經濟提檔升級;以文化認同為目標,夯實互嵌式發展思想之基。


堅持“融”的理念,繪制山東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旅畫卷。打造“好客山東”文旅品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以歷史人文之美、紅色足跡之美、時代建設之美吸引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各族游客,推動全省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



作者:白山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1期

責編:張昀竹 龍慧蕊  流程制作:韓東峻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92极品福利少妇午夜10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