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史話共同體
絲綢溯源 美哉中華——薦讀《中國歷代絲綢藝術》叢書
2023-02-26 10:18


圖片2.png


《中國歷代絲綢藝術》叢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世界絲綢互動地圖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的成果之一,是關于中國絲綢藝術的百科全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傊骶広w豐為原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主席。


叢書分為漢魏、隋唐、宋代、遼金、元代、明代、清代、宮廷刺繡、民間刺繡及圖像十卷,精選了全球各大文博機構珍藏的絲綢文物,全面系統梳理了自漢代至20世紀初中國歷代絲綢藝術的發展歷程,敘述了各時期絲綢的織造技藝、藝術特色、生產格局、織造制度及其背后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以及中國絲綢對世界藝術發展的影響與貢獻。


多元融匯 絲路展現漢魏風華


本卷收錄了中國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絲綢圖案,系統分析了漢魏時期絲綢圖案的藝術風格以及色彩、材質、紋樣和文化特色,歸納總結了絲綢的時代價值、社會意義、審美情趣。漢魏時期,絲綢的價值遠遠超過其本身作為商品的價值,并對現代服裝設計和服飾文化研究產生深遠影響。本卷作者王樂為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從云間眾獸到折枝花鳥 重回大唐盛世


本卷收錄了中國隋唐時期的絲綢圖案,介紹了當時絲綢圖案的藝術風格。隋唐時期國家強盛,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絲織品工藝先進、質地精良,絲綢紋樣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本卷作者徐錚為東華大學工學博士、中國絲綢博物館研究館員。


纏枝牡丹、蝶戀芍藥 絲綢上的清雅宋韻


本卷以中國兩宋時期絲綢紋樣為研究對象,尤其對考古發現的絲綢文物紋樣展開研究,著重論述了宋代絲綢紋樣的藝術風格。絲綢紋樣作為兩宋時期重要的物質文化載體,是當時社會思想文化的直觀寫照,顯示了宋代獨有的審美格調和人文特性。本卷作者蔡欣為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絲綢文化傳承與產品設計數字化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核心成員。


鶻銜瑞草、鹿奔秋山 訴說錦上遼金的故事


遼金時期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歷史時期。在絲綢藝術方面,遼金一方面學習中原地區絲綢生產技藝,另一方面又結合自身地域特點和文化背景進行了再創造。因此,遼金絲綢藝術是我國古代藝術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整理了遼金時期國內外所藏的絲綢實物及其紋樣,并對染織生產技術、圖案設計、文化特征等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本卷作者趙豐。


金錦北服、華美絲綢 領略盛元的黃金時代


本卷收錄了國內外關于元代絲織品的收藏文物圖案,敘述了當時的絲綢品類和藝術風格。元代是文化交流的極盛時期,除繼承北方游牧民族傳統文化外,還廣泛吸收了中原文化以及西域文化和藏傳佛教文化等,絲綢藝術體現了多元融合的色彩。本卷分為考古發現、絲綢種類、圖案藝術等,系統分析了“春水秋山”“西域風情”“日月龍鳳”“吉祥圖案”等典型紋樣,以及“散搭子”“錦地新窠”等元代代表性紋樣布局。本卷作者茅惠偉為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


敦厚溫柔、有序有禮 感受明朝絲綢那些事兒


本卷以明代出土和傳世絲綢實物為研究材料,并結合相關文獻記載,介紹了明代絲綢的主要遺存與絲織品種,并對明代絲綢的典型紋樣和設計布局進行了分析,探討其所承載的人文藝術精神,為研究當代絲綢創新應用提供了一定參考。本卷作者蔣玉秋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繁花種種、錦上瑞文 絲綢藝術的鼎盛時期


本卷介紹國內外遺存的中國清代絲綢文物,敘述當時的絲綢藝術風格。借助清代絲綢實物、圖像、文獻,梳理了清代絲綢的代表性品種、工藝特點,分析總結了這一時期絲綢設計的紋樣特色、造型布局,探究清代絲綢藝術的時代風貌。本卷作者蘇淼為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絲綢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絲綢與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


錦繡乾坤、華彩霓裳 形制繁復的宮廷刺繡


本卷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依據,結合歷史文獻,系統介紹了宮廷刺繡的生產、管理和相關制度及其種類、技術和藝術特征。本卷作者王業宏為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活潑率真、淳樸自然 鮮活可愛的民間刺繡


本卷精選多件有代表性的民間刺繡并對其圖案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了民間刺繡的基本技法、發展歷程、地域特色、民俗內涵等。作為來源于生產生活中的鮮活之物,民間刺繡率真純樸、生動活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蓬勃生命力。本卷作者鄺楊華為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透過圖像賞析中國紋樣 穿越歷史品味絲綢藝術


本卷收錄了國內外對中國歷代繪畫作品絲綢圖案的研究,內容涵蓋史前時代至20世紀初的繪畫、寺觀壁畫、年畫、圖譜、唐卡、彩塑等大量圖像資料,系統闡述了中國絲綢藝術史發展歷程。本卷作者袁宣萍為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浙江工業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民族》雜志2023年第1期

責編:劉雅 賈天粒 流程制作:韓東峻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92极品福利少妇午夜10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