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一切文明民族的主要標志之一?!岸Y”在中華文明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涵蓋了文化、政治、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錢穆指出,“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敝袊暮诵乃枷刖褪恰岸Y”,它是整個中國人世界里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柳詒徵指出,“中國古代所謂‘禮’者,實無乎不包,而未易以一語說明其定義也”;顧希佳認為,“禮”在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輻射到了國家政治和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法國人孟德斯鳩也認識到“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為指南”。
禮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教育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禮貫穿著中國古代傳統教育,尤其是儒家教育的整個過程。例如,立學時會行“釋奠禮”或“釋菜禮”。為了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學禮,本期“道中華”專訪了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蘭甲云。
記者:古代有哪些有關學禮的儀式或禮節?
蘭甲云:古代學禮的主要禮典有兩個,一個是釋奠禮,一個是釋菜禮。最早記錄釋奠禮與釋菜禮這兩個學禮的文獻是《禮記·文王世子》?!段耐跏雷印防锾岬矫考鹃_學,太子及太學生都要向先師行釋奠禮。春季的釋奠由春季的主講教師主持,夏、秋、冬三季也是這樣。凡是諸侯根據天子命令始建的學校,一定要對先圣先師行釋奠禮,而且祭品要比平常貴重,用束帛。凡行釋奠禮,必有音樂、舞蹈的聯合演出;如果碰上國家有戰爭災荒,那就只行釋奠禮,取消演出。
釋奠禮、釋菜禮都是古代祭祀先師儀典,主要祭祀對象是先圣先師。太學的釋奠禮一般由天子六官春官主持,四時舉行釋奠禮典祭祀先圣先師,釋奠禮為比較隆重的禮典,必有雅樂合祭,同時一并舉行養老之禮。釋菜禮較簡單,沒有合樂。
從廣義上說,學禮除了在天子太學以及諸侯學宮所行的釋奠禮釋菜禮之外,還應該包括日常學習禮儀禮制,諸如《文王世子》所說的文王對父親王季的起居問安等情況的記錄,都是學禮內容,即學習如何做好世子的禮儀。
▲2018年9月28日,北京孔廟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舉行“釋奠禮”現場。(中新社發 郭海鵬 攝)
記者:中國各個朝代的學禮如何?它們有哪些異同點?
蘭甲云:根據有關的典籍與文獻資料,可以推斷夏商周皆有學禮。漢代以后的學禮,文獻記載比較完整。劉邦去曲阜以太牢禮祭祀孔子,開創了皇帝以太牢禮祭祀先圣先師孔子的先例。
古代的祭祀分為三等,太牢禮,以牛羊豕三牲祭祀。少牢禮,以羊豕二牲祭祀,特牲則只有一種犧牲作為祭品了。因此,釋奠禮以太牢禮祭祀,是非常隆重的禮節了。
▲2017年12月2日,貴州省麻江縣,主祭師帶領獻官們在舉行祭孔大典三獻禮。(中新社發 寧堅 攝)
如果祭祀孔子所用的是太牢釋奠禮儀節,那么相應的四配、十二哲、先賢、先儒用的是少牢禮儀節。官學系統的學禮,有些朝代的釋奠禮用太牢禮,有些則用少牢禮。
宋代書院盛行,宋元明清的書院學禮與官學系統的釋奠禮、釋菜禮基本相同,亦有所區別。因為書院是私學性質為主,因此,為了更好的讓學生以當地先賢為榜樣,那么在祭祀對象的選擇上,除了官學系統的對象而外,就自然列入了某地書院的當地先賢作為祭祀對象。
許多書院舉行的釋奠禮的用牲制度與《道南淵源錄》所記載的不同,《道南淵源錄》記載的是用少牢禮,而許多書院卻用太牢禮,用牛羊豕各一,行祭祀禮的規格高了一級。
書院釋奠禮儀非常隆重,正獻主祭者為當地政府長官,禮樂交錯,樂舞齊備。書院釋奠禮儀的樂章分“迎神樂章昭平之章”“初獻宣平之章”“亞獻秩平之章”“終獻敘平之章”“徹饌懿平之章”“送神德平之章”等六部樂章。
▲2011年9月28日,河北正定以明代“釋奠禮”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圖為正在表演“六佾舞”現場。(中新社記者 牛琳 攝)
書院學禮還包括呂祖謙《麗澤講義》中也提到日常師生教學活動中相互之間互動提問的禮儀。中國書院禮儀的師道尊嚴,具有官方權威性,中國書院禮儀實踐是中國古代學禮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禮儀教育中的禮儀禮容等動容周旋、詩歌樂舞活動,是廣大士子參與典禮活動養成道德規范涵養心性的必要程序和必經環節??组T的“詩禮傳家”家訓也表達此意。
許多書院學規包含禮儀要求,對于熏陶書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禮儀要求,養成禮儀習慣,養成君子圣賢品德與人格十分重要。
▲中國湖南長沙岳麓書院。(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以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學規為例,分析下書院學規中所包含的禮儀類規范與要求,全文引用如下:
“時常省問父母,朔望恭謁圣賢。
氣習各矯偏處,舉止整齊嚴肅。
服食宜從儉素,外事毫不可干。
行坐必依齒序。痛戒訐短毀長。
損友必須拒絕,不可閑談廢時。
日講經書三起,日看綱目數頁。
通曉時務物理,參讀古文詩賦。
讀書必須過筆,會課按刻蚤完。
夜讀仍戒晏起,疑誤定要力爭?!?/span>
▲岳麓書院學規。(圖片來源:新浪網)
學規共18條,每條6字,總共108個字。其中與學禮的禮儀相關的總共有7條,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十七條。第一條“時常省問父母”的要求與《論語·為政》《禮記·曲禮》《禮記·文王世子》的精神實質一致?!皶r常省問父母”作為學規的首要內容提出,可見此條在整個學規中的重要性。子女對于父母的禮儀,是書院學生著重培養的第一要務。中國古代以孝治天下,漢代的政治非??粗匦⒌??!皶r常省問父母”,是時常詢問父母日常起居情況,天氣冷暖變化,吃飯穿衣情況是否正常,家里情況如何,心里時常牽掛父母與家庭,時常關心了解父母的身體與心理狀態是否健康。岳麓書院第一條學規實際上是通過“時常省問父母”來突出子女對父母力行孝道的極端重要性,對父母事之以禮的極端重要性,在古人看來,孝為百善先,是為人的第一品德。
第二條,“朔望恭謁圣賢?!边@是指書院學生應該尊敬圣賢,應該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去文廟拜祭至圣先師孔子以及圣門四哲,以及每所書院的地方賢哲。書院學生所學的圣賢之道,無非就是孔子所傳的六經之道,岳麓書院文廟有副對聯,“道若江河,隨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笨鬃酉裆厦嬗小暗屡涮斓?,道冠古今”的贊辭。
“服食宜從儉素”,第五條講的是書院學生穿衣吃飯方面的禮儀要求,普通簡單的飯食,簡便樸素的學生禮服,書院學生不應該在穿衣吃飯上有特殊追求,吃飽穿暖就行。
記者:古代學禮中設立這些儀式禮節有何意義,起什么作用?
蘭甲云:古代學禮中的這些制度規范,相當于現代的教育法。一般來說,記是對經的闡釋與說明,很明顯,《學記》是對系列學禮的闡釋與說明。學禮內容除了體現在釋奠禮、釋菜禮兩個主要禮典外,還包括《鄉飲酒禮》《鄉射禮》《大射禮》《禮運》《樂記》《文王世子》《少則》《孔子閑居》《王制》里面的部分內容,《周易·蒙卦》也包括師道尊嚴、蒙以養正、果行育德等教育教學原則。
學禮規定了教學主體內容是《詩》《書》《禮》《樂》,規定了培育的素養是孝悌忠信,培育的品德與技能是德行道藝。教育目標與價值觀是培養具備文武之道的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圣賢,成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國學六藝,亦稱君子六藝。
學禮的設立是為了保障完成這些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有相應的處罰措施?!锻踔啤分杏涊d:司徒命令六鄉的長官將不聽從教誨的人報告上來。選定一個吉日,把鄉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們請到鄉學,演習鄉射禮,射中多者居前,演習鄉飲酒禮,年紀大者居前;司徒帶領國學的學生也來幫忙。這樣做的用意在于感化那些不聽從教誨的人。隔了一年,如果他們還不悔改,司徒就命令國都右邊三鄉的長官將這些不聽教誨者檢舉出來并且轉移到左邊三鄉,命令國都左邊三鄉的長官將不聽教誨者檢舉出來并且轉移到右邊三鄉,在新的環境中讓他們再接受一次和第一次同樣的感化教育。隔了一年還不悔改,就把他們遷移到更遠一點的郊,在新的環境中讓他們再接受一次感化教育。隔了一年還不悔改,就把他們遷移到更遠的遂,在遂學里再對他們進行一次感化教育。
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的,有獎勵升級措施。由秀士,升選士;由選士,升俊士;由俊士,升造士;由造士,升進士。王親自考察進士,選拔優秀者,授予官職爵位利祿。
古代學禮,在強調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六藝的知識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情感教育與道德教育。通過經學知識教育、禮樂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孝悌忠信等情感與道德價值觀,通過學禮規范將學生培養成家庭社會有用的人才,即君子圣賢。
受訪者簡介:
蘭甲云,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博士。湖南大學中國禮樂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執行主編。2022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項目(22JZD051)“禮樂素養培育和禮樂文化社會教育研究”首席專家。出版學術專著7部,發表專題學術論文100余篇,多篇論文被權威刊物《新華文摘》全文或者摘要轉載,代表作為《周易古禮研究》(2008,湖南大學出版社)、《禮樂文化傳播研究》(2023,人民出版社)。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作者: 達克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